黄骅市人民法院

公告

当前位置:
黄骅市人民法院 >>
信息详情

打造“数字化”下的阳光与公正——黄骅市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扫描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4日




    信息化,是推进法院工作的必然选择。作为全国模范法院,黄骅市人民法院的信息化工作更是走在了全省基层法院的前列,不但建得好,而且用得真,用得实。从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在黄骅召开,到省政协领导通过省高院数字法庭系统观看全省唯一一家基层法院——黄骅法院基层法庭开庭情况,这都是对黄骅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巨大肯定。

    近年来,黄骅法院大力实施“科技强院”战略,不断推动“数字化法院”进程,实现了信息化的“全业务、全流程、全覆盖”,让百姓切实感受到了法院工作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与阳光。

    案子网上转  “节点控制”提效率

    每天早晨一上班,黄骅法院的法官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看当天有什么案子分进来,哪件案子快到了审理期限,电脑办公系统会准确无误地进行提示。

    原来,每件案子一旦在黄骅法院立案,就进入网上办案流程,法院审管办通过计算机网络对案件的运行实行全程动态监控,运用审限跟踪和临限警示系统,牢牢控制案件程序节点,避免了执行程序的随意性,解决了拖延开庭、久调不结等效率问题。

    黄骅法院院长单继泽告诉记者,很多当事人打官司就盼早点有个结果,但是过去由于一些法官工作拖拉,一些案件审限将到,主办法官便将案件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造成案件变相超审限。针对这些问题,黄骅法院通过网络平台加强流程监控,对临近审限、执限的案件提前预警,发出催办通知书。对由简易程序变更为普通程序的案件,审管办严格审核,确认有正当理由的,再报主管院长批准;所有申报延期的案件均由审管办审查,确有“法定事由”的才能报院长审批。

    黄骅法院把立案、送达、庭前准备、开庭、调解、合议、制作签发裁判文书、归档等案件运行流程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管范围,由审管办利用案件信息管理系统从网上对案件每个阶段的运行时限进行严格控制,这种监管称之为“节点控制”。

    审限催办和节点控制极大提高了法官的审限意识和效率意识。黄骅法院审管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8年4月改革之初,他们一个月催办审限将至案件多时达到十几件,现在已经大幅度下降。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全院催办临近审限案件132件,2009年全年催办38件,2010年全年催办15件,2011年该院已没有催办案件,案件的审判效率得以明显提高。

    庭审网上看  “数字法庭”更透明

    记者来到黄骅法院采访时,院长单继泽正在内网上通过数字法庭系统观看民二庭庭审。当他发现即将开庭的法官仍在接打手机时,立即利用庭审指导系统给开庭法官传过去一段文字。“开庭时不要再接打手机”的庭外监督意见,很快显示在开庭法官和书记员的电脑界面,法官当即把手机收起来。

    单继泽告诉记者,庭审质量是衡量一个法官司法能力的主要标志。过去,院领导旁听法官庭审,必须得到现场才行,这样法官们有了准备,一些问题往往不能暴露出来。黄骅法院在各个法庭安装了数字法庭系统,审管办可以随时随地随机地监督法官开庭情况,从程序操作、庭审归纳、认证说理、当庭裁判、司法礼仪等方面对审判人员的庭审水平进行综合考评,当场点评,当场打分。考评结果记入法官个人司法档案,而这种考核结果与电子司法档案中记载的每一位法官的工作实绩、职业技能、调研成果、职业形象等挂钩,成为客观评价法官和对法官实行评先、奖惩和任用的依据。

    据了解,黄骅法院目前已经建立起6个数字化法庭,数字化法庭的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功能,让院领导和审管办工作人员不但能在网上看到庭审现场直播,也可以随时点播以前庭审实况录像,实时进行庭审的监督考评,庭审过程透明公开,促使法官的庭审活动更加规范,庭审驾驭能力不断提高。庭审的高度透明,让更多的基层百姓享受到了现代庭审的透明、公开、公正。信息化,在有效监督审判人员的同时,更保障了当事人的利益。

    同时,高清数字法庭的远程提讯功能、多媒体证据演示等功能,把智能庭审送到了司法为民的第一线。与上级法院、异地法院、看守所以及辖区基层法庭之间的远程提讯、开庭质证,既减少了奔波之苦,节约了司法成本,又解决了押解犯罪嫌疑人的安全问题。

    文书网上晒  “阳光司法”暖人心

    鼠标轻轻一点,进入黄骅法院网站会发现,界面内容相当“厚实”:法院公告、不履行债务者名单、在线举报、网上立案……栏目一应俱全,更令人吃惊的是裁判文书也居然被“晒”到网上来。

    原来,黄骅市人民法院立足进一步满足当事人的知情权、监督权,提高司法透明度,他们把诉讼知识、院长信箱、信访信箱放到外网上,方便了当事人诉讼和反映诉求。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在判决之后,该院推行了裁判文书“网上曝晒”,当事人只要进入法院网站轻轻一点,就能查阅生效裁判文书。

    在推进“阳光司法”的过程中,黄骅法院充分运用了现代化信息手段:精心设置了导诉长廊,制作了导诉录像片,把“打官司”的每个细节交代得清清楚楚,立案受理程序、开庭公告、诉讼费收取标准等信息滚动播出,当事人一目了然。随时发布的法院工作动态,更是拉近了当事人与法院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通过电子触摸查询系统,群众可以了解到案件的开庭公告等基本情况;构建网络公开互动平台,网上远程立案和预约立案,方便当事人诉讼,实行裁判文书外网公开,供群众查阅。

    黄骅法院信息化建设带来的裨益,更体现在便民、为民服务上。该市齐家务镇有位张老汉,因与邻居发生宅基地纠纷,来到法院起诉。当他一进法院的大门,便有一名导诉员引领他进入立案等候区,从等候区播放的导诉录像片中,张大爷了解了有关立案程序,不一会儿就办好了立案手续。正当他整理剩余材料的时候,墙上电子显示屏已经打出了此案的开庭信息。对此,第一次来法院打官司的张大爷不禁感叹:“以前没打过官司,不知道咋办,可到了黄骅法院就一下子都明白了,真是太方便啦!”

    发出这样感叹的,又何止张大爷一人!

 

友情链接